3)第908章 王旭的扶师之计_电影世界穿梭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的寿宴,看上去更气派的办法了。

  康熙末年,年老的康熙,越发觉得自己这一生不易。

  已经六十岁的康熙帝,老态龙钟,欣赏着紫禁城外的帝国,欣喜的同时又无比的惶恐。

  人都是怕死的,没有人不怕死。

  为了证明,自己还年轻,康熙帝举办了,历史上的第一次千叟宴。

  年满六十,或六十岁以上的长者,不分官民,不分满汉,可至畅春园与皇共宴。

  当时,参与宴会的老人有一千三百多人,乃是各府各县的德高望重之人。

  从儒家的角度来说,千叟宴,代表了儒家以孝治国的正确性,合理性。

  从皇帝的角度来说,上千位分布在地方郡县的宿老,今日齐聚一堂与皇共宴,无疑是个提高地方凝聚力的好办法。

  事实也是如此,上行下效,民间纷纷效仿尊老,敬老之风,一时间四海升平,据说连强盗都不再对老弱下手。

  到了乾隆时期,乾隆帝更长寿,足足活了八十九岁。

  乾隆帝晚年期间,效仿祖父举办千叟宴,当时全国各地来了六千余人,乾隆帝让太子斟酒,宗亲作陪,这是一个封建王朝最辉煌的时期,宛如正午的骄阳,随后便是日暮西山。

  如果从九州之内,请来十万名高寿老人,一同参加太后的六十大寿,与民同庆,这样一来花费不多,里子跟面子又都有了,谁敢说寿宴办的不气派。

  这里可是儒界,尊老敬老属于政治正确,老师要是举办万叟宴为太后祝寿,皇帝没法再说自己老师不体圣心了吧。

  皇帝要是还敢这么说,下面的言官御史就该说了:“不对啊,薛大儒为太后举办万寿宴,尊老,敬老之心难以言表,皇上怎么能说薛大儒不体圣心,阻止陛下尽孝呢?”

  反过来,万叟宴说是官民不论,谁都可以来,实际上能来的,有钱来的,哪能是真正的老百姓。

  肯定不是啊,老百姓还得过日子呢,哪有那个闲钱,那个时间,在秋收的时候去参加万叟宴。

  能来的不用说,最差也是地方乡绅,类似九泉镇三老那样的人。

  只有这些人,才有时间,有精力,有钱财去往京城,与皇共宴。

  作为万叟宴的发起者,薛牧山不用说,也将赢得这些人的支持,不但皇帝无法在追究他的责任,说不得,选辅的位置还能再往前提一提。

  如此一来,一石二鸟,危机可解。

  请收藏:https://m.lt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