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53章 第一巨贪_我的邻居是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金叶子不会立刻下沉,而是会随着浪,翻腾两下,然后再沉入水中。

  落日夕阳,余晖洒满河面,浪头掀起金叶子,反射阳光,河面是金的,天上是红的,目之所及,烈火烹油,白浪漂金。

  什么人见过这样的场景!

  足足一盒子金叶子,不到一盏茶的功夫,撒得干干净净。

  如此玩法绝对比放烟火刺激多了。

  韩德让想要拉拢李谷,让他跟自己站在一起,当时韩德让已经跟符贵妃搅在一起,如果把李谷拉过去,加上他这位太子师,郭宗训就真的废了,太子废了,皇后撑不住,宫里宫外,符贵妃,韩德让,加上李谷,结成铁三角,即便是叶华,也未必能跟他们斗!

  这是韩德让的如意算盘,但是李谷老奸巨猾,他才不会把自己的身家性命系在一个特务头子手里。

  李谷拒绝了韩德让,可是白浪漂金的场景,他久久不能忘记原来有钱之后,还能这么玩!

  李谷当时还在负责铸钱,他跟着叶华学了一段时间,已经把怎么捞钱的把戏,学了个全。江南富庶无比,能榨出来的油水很多。

  巴蜀之富,不在江南之下,而且也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物阜民丰,正是一块冒油的大肥肉!

  韩德让拿一盒黄金就想镇住老夫,真是可发一笑。

  我要想发财,还用跟你联手吗!我李谷一个人就足矣了!

  作为一个旧时代的顶级官僚,又跟叶华学了一大堆的手段,李谷太容易寻找发财的项目了。

  如果说江南的金融混乱,是李弘冀盲目改革的后果,那么巴蜀的通货紧缩,就是几百年的痼疾。

  李谷很快制定了方略,他不玩劣币了,而是以优质的良币,收购巴蜀低价的物产,而且李谷还发现,巴蜀因为缺少货币,造成利息居高不下。

  在开封,由于铲除了大相国寺,又强力压制利息,使得大周的年利普遍在一成五左右,甚至更低。

  可是在巴蜀呢,月利也有一成之多,而且民间的典当行普遍采用“九出十三归”的方式。

  以十贯钱为例,客人借贷十贯钱,只能拿到九贯,月利一贯,三月之后,利息是三贯钱,本息加起来,却是十三贯钱!

  假如三个月之后,还不起,利滚利,驴打滚儿,利息能涨到天上去。

  许多老百姓明知是火坑,但是迫于无奈,也不得不借。而借了钱之后,多半又没法承受重利盘剥,只能盼着老天爷能劈了那些放贷的人,因此又有个名字,叫“雷公轰”。

  这种情况大周曾经也有过,柴荣为此不惜灭佛,增加货币供给,又是推行均田,分给老百姓田产,还有没日没夜,从倭国等地弄到金银,填补缺口。

  在多方努力之下,总算把利息给压下去了,中原也恢复了生机。

  李谷参与了所有政务,心里当然清楚怎么回事。他把铸币结余的铜

  请收藏:https://m.lt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