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二章 初次交锋,舰炮抢活_诸天旅行从地下交通站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狄远带领分舰队行至辽阳城东北角,下锚停泊,并未着急靠岸,而是继续观察等待。

  辽阳城墙上兵马异动,吊桥升起,看样子辽军并未急于出城迎战,而是打算守城。

  虽然不太符合游牧民族的脾气,但辽军不急,狄远更不急了,狄远所部的任务是在辽阳城外扎下一颗钉子,牵制辽军,真正的主力部队还在行军途中呢。

  此时,李煜所部距辽阳城一百五十余里。

  命令舰队警戒,驱散河道上的渔船商船,第二天上午,运兵船放下小船,开始在河东岸登陆,在距离辽阳城东北角三里外的河东岸扎营。

  辽阳城内的辽军并未阻止,而是暗暗集结宫帐亲军,准备物资,放出探马,打探辰州方向宋军主力的消息。

  四月廿九傍晚,李煜所部距辽阳城一百里外扎营,大军周围开始出现辽军探马,其中或有武林高手,锦衣卫侦骑与之交战数次,互有伤亡。

  四月三十,清晨。

  辽阳城东门外吊桥缓缓放下,城门开启,一队骑兵吆喝着,嘶吼着,乌泱泱的冲了出来,过了桥,五千骑兵在河东岸集结成三角阵型,准备进攻宋军大营。

  负责指挥陆军的路求索早在辽军出城时便已发现,沉着冷静应对,不慌不忙的布置兵力,调派出一个营的步兵,背靠营寨准备接战,并通报战舰,要求舰炮协同作战。

  这就是路求索把营寨驻扎在岸边的原因了,在舰炮的射程之内,可以节约陆军炮营的弹药。

  领军将领一声令下,集结起来的契丹骑兵形成一个锐利的三角箭头,开始靠近宋军大营,随着距离的拉进,骑兵冲锋的速度也越来越快,铺天盖地仿佛巨浪一般向着看似无助的宋军压过来。

  依仗战马带来的巨大冲击力,迅速冲垮步兵阵型,可以轻而易举的击败数倍于己的步兵,这便是契丹这样的游牧渔猎民族赖以生存的制胜法宝,直到他们被蒙古人的曼古歹战术教做人之前,这套战术一直是无往不利的。

  可现在这些契丹“勇士”即将面对的,是能让游牧民族载歌载舞的火器!

  “呵呵,五千骑兵?够看得起咱老路的。”看着对面正朝着自己这方涌来的骑兵巨浪,路求索嘴角勾起一丝狞笑,握紧刀柄。

  双方距离一千米,契丹骑兵战阵从策马小跑逐渐提速,马蹄踏烂地上的青草,卷起阵阵烟尘。

  距离八百米,契丹骑兵放下面甲,拔出弯刀,雪亮的弯刀反射着阳光,形成点点光斑。

  距离六百米,契丹骑兵马速提到巅峰,不少宋军将士看着对面席卷而来的烟尘,忍不住的手心冒汗,蠢蠢欲动。

  “三段击!第一排!举枪!”路求索一声大吼,从容不迫的拔出战刀,指向天空。

  一声令下,战列线第一排的将士们齐刷刷的举起燧发枪,指向越来越近的契丹骑兵。

  就在这时,右侧后方突然响起了连绵不断的炸响声,瞬间,冲锋中的契丹骑兵阵型中出现了数不清的爆炸。

  随着爆炸发生,人与马的血肉顿时漫天飞舞,战马惊惧之下,不少骑兵落下马来,被踩做肉泥,冲锋阵型也为之一挫,瞬间散乱不堪。

  “稳住!不要慌!控制好战马!继续冲!”领军的将领急忙嘶吼着。

  契丹骑兵们努力控制好战马,妄图维持前进的势头。

  突然,河面上的战舰又是数不清的炸响,一枚枚炮弹越过宋军营寨,再次砸落在契丹军阵中,形成一个个爆炸点。

  紧接着,又是第三轮舰炮洗地,第四轮……

  战马虽然经过严格训练,但趋利避害是动物的本能,爆炸产生的声光太大,战马受惊,无视背上骑手的控制,开始四散而逃,几乎是一瞬间,刚才还威风凛凛的冲锋阵型彻底乱做一锅粥。

  请收藏:https://m.lt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