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八章 诗歌征文_人世间之我真是周秉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周秉昆这也是一头的雾水,当下问道:“不是,科长,你这是咋的了?”

  陈海生也知道自己是有些失态了,当下咳了一声,清清嗓子用来掩饰自己的尴尬,也怪不得他这么尴尬,之前市里报纸开展了一场爱国诗歌征文活动,这任务摊派到各行政单位,他们宣传科也‘有幸’获得了一个名额,可是这诗歌吧,它写好了是长脸的事情,它要写不好不但丢人可能还会被牵扯到,搞不好工作都不保了。

  你说他一个等待退休的老同志,那里敢接这工作呢,周秉昆还刚好不在,那就只能分给侯云飞了吧,但是这下可好,侯云飞被这任务给砸蒙了,临近要交稿的这几天突然就得了‘重感冒’只能在家里躺着,这下好了周秉昆终于回来了,你说这陈海生能不高兴么?

  “小周同志啊,上次你不是想投稿么?这一次我可是给留了个好差事哦,这一次市里面的诗歌征文,被选上的不但有奖金还有机会送到省里面!”一边说着,陈海生好像也被自己说的话给折服了,仿佛自己真的是给周秉昆了一个天大的好机会。

  周秉昆傻么?他当然不傻,但是呢,彼之蜜糖,我之砒霜,反过来也是一样的。

  对陈海生他们来说这个事情很难去处理,但是对于周秉昆来说,这事儿不难,虽然对这个时候的文学氛围还有一些忌讳不太清楚,但是呢,不代表周秉昆就写不出来一篇好的文章。

  文学鉴赏课,侬晓得伐!

  咱虽然不了解这些个东西,但是咱知道一些优秀的东西呀,当然了,文学系的尊严会让周秉昆不至于变成文抄公,但是文学的事儿嘛,借鉴,借鉴一下。

  当然也可以叫作致敬,虽然致敬一个暂时还不存在的作品能不能叫致敬咱也不清楚,但是还是那句话,文化人的事情嘛。

  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把茶一沏,拿出来稿纸铺好,钢笔吸满墨水,这大约就是文人墨客的仪式感了。

  寻思了一会儿,周秉昆开始动笔: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祖国啊!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祖国啊!

  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周秉昆一气呵成的写出来了这首诗,诗名为《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是之前他们上课的时候赏析的舒婷老师的一首爱国主义诗歌。

  如果有人对舒婷老师的名字有些耳生的话,那么《致橡树》你一定会听过,这也是舒婷老师在1979年发表的一篇诗歌。

  当然周秉昆系这首诗的主要原因是,这是他能记起的为数不多的爱国诗里面一首最接近这个年代的诗歌。

  当然如果要真自己写一首,他害怕把自己写进小黑屋里面。

  一气呵成的结果自然是笔走龙蛇的潦草,这个时候周秉昆重新拿出来一张纸,用工工整整的正楷,来把它誊抄上去,写完之后不由得自我欣赏了一番。

  这字体,在诗人中间也算是相当好看的了。

  写完之后折好放在抽屉里面,他愿意写只是因为对自己有好处,而不是他真的不懂,再说了,救场这个东西往往在最关键的时候才更显得弥足珍贵。

  就像有人催你赶紧过去,如果这个时候你回他信息了,那么等你到的时候他肯定是说你才来啊!

  但如果你不会他信息,等你到的时候他肯定是说,你终于来了!

  两者都是同一时间到达,但意义不同。

  请收藏:https://m.lt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