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二章 杨彦迪的不满_我乃郑氏四代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朝廷顶层武将的他或多或少能察觉到郑克臧的心思。

  现在东宁武备的发展,一切资源优先供给水师。

  举个简单的例子,随着迁移至东宁的人口越来越多,参政司首先提出来的是水师扩建计划,造船厂一如战前一般,一刻不停地建造着各种战船,从移民中招募水师士卒也提上了日程。

  而反观陆师呢,除了征战广东的几个军镇可以在移民中募兵补齐编制外,关于陆师扩编的措施一项都没有。

  这足以说明郑克臧的心思,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在海上。

  尤其是听闻了陈绳武的那一番感慨,杨彦迪更是心中苦闷。

  不止殿下是这么想的,陈绳武作为朝廷重臣也是这般想的,手底下的官员们更不用再说。

  好在很快排解苦闷的人来了,花轩、陈安平也听到了朝中的消息,他二人合计左参政的话必然不被杨大帅所喜,故而两人联袂前来探望杨彦迪。

  “杨帅,我们可是带了好酒来,东宁特产的甘蔗酒!”,人还未见,花轩的声音已然响起。

  杨彦迪亲自出屋来迎,同时吩咐家中仆人准备酒菜。

  陈安平笑呵呵地道:“大帅怎得客气起来,咱们老弟兄几个随便喝点,这连未时还没到,整什么酒席。”

  杨彦迪摆手笑道:“什么大帅大帅的,殿下已卸了老杨的军职,两位兄弟随意称呼便是。”

  两人也不客气,直接叫起了大哥。

  最后杨彦迪打发下人去旁边巷口的小酒馆买回了几盘佐酒小菜,几人就着小菜便开喝了,不过两三杯下肚,话头就扯到了对伪清的策略上来。

  “伪清大而锐,”,陈安平先开始分析比较道,“殿下考虑的也不无道理,伪清体量庞大,绿营兵今次也见识了,却也能打得仗,实在不能轻视。”

  “陈兄怎得净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花轩坚决地反对道,“我东宁虽小,人口不多,却是万众一心,号令严明,几次行动就可看出我陆师之强,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必有所获。”

  “相较之下,伪清大而疲,体量大又如何,海防处处皆警,迁界日严,民心不安,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听听今日左参政之言,我看朝堂衮衮诸公就是失了锐气!”

  想法相左,两人之间一时争执不下。

  还是陈安平率先结束了无谓的争执,他转而请教花轩道,“依贤弟看来,伐伪清既属当时,制胜可有奇策?”

  于是谈话转入了三人都感兴趣的战略、战术的讨论。

  花轩临时在桌面上摆出一幅军事地图,他端起一个碟子,就算广州府,在它旁边,摆几个酒杯,权充新会、江门等战略要地,几条黄瓜丝连接形成了珠江。

  他抓一把核桃穰儿分置在这附近,算是明清双方的大军。

  他们就在这幅临时地图上运筹布算,研究起攻守两方面的各种可能性。

  花轩倾向于设计一个大规模的歼灭战,想在珠江西侧选取合适地形,把清军主力诱过江来,聚而歼之。

  陈安平不排斥这种战略安排,他认为在广东进行一次主力决战是可能的。

  杨彦迪此时插起手来,他抓起几粒核桃,越过黄瓜丝,迂回过几个酒杯,一直摆到碟子旁边道:

  “花兄弟之计不赖,将来大军正面与伪清周旋,老杨我亲带一支奇兵,潜渡珠江,直袭广州!”

  “说得痛快!”,花轩把桌子一拍,使得几座城池和数万大军都跳蹦起来,乱了行列。

  三人哈哈大笑一阵后一齐收敛了笑意,互相愤懑无言,奈何朝廷无意啊!

  请收藏:https://m.lt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