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67章 铜器“三造”_天才收藏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地方更加好。也许是因为这里的社会生活、经济条件比别的地方要好,在仿制铜器的方面,苏州也是一个有名的地方,甚至从历史上来说,这里的仿制铜器的时间比帝都还要早。

  在晚清之后,这里著名的铜匠就有周梅谷、金润生、刘俊卿等人,其中,周梅谷最常仿作的就是熟坑铜器,刘俊聊则擅长仿作生坑铜器,这两个人仿作的铜器很大一部分都流出国外。

  铜器包括钱币是分生坑和熟坑的,所以的生坑指的是铜器表面由于各种环境条件的相互影响,慢慢地出现了化学变化,随着时间的过去而慢慢地出现或绿或红或蓝或紫的锈色。至于熟坑则是指一些玩收藏的人为了能够让铜器的表面更加美观或者是出于防止腐蚀而把铜器“清洗”干净,在去除了表面的铜锈之后打蜡,如此一来铜器的表面就会出现明亮而且丰富的色泽,现在在博物馆里能够看到的很多铜器都是经过这样的方式来处理的,这样处理过的铜器的特点是很难再一次腐蚀,能够长期地保持下去。

  苏州的仿铜器的特点是,一,多仿安阳殷墟的商代铜器;第二,所伪制的铜器用的铜的配方有其独到之处,一般来说会在铜里加入银,所以最后形成的铜器的偏白,至于铜器的皮色则是用漆和颜色混合制作出来;第三,也是用分段的方式铸造之后组装,出现的铸痕不打磨,常常出现砂眼;第四,仿造出来的铜器与真的在大小尺寸上基本上都是不一样的;第五,花纹比较流畅,这是由于铜质比较好、工艺比较好的原因;第五,如果是有铭文的,一般来说刻得比较深;第六,要注意的一个特点是这个地方出产的仿铜器的口、棱的边缘会比较“硬”,缺少的是柔和圆润、常常有“割手”的感觉。

  因为是政治经济中心的原因,帝都一直以来都是仿制种种古董的中心,铜器方面也是如此。

  帝都的仿铜器其实有一定的程度上为了迎合外国古玩商人的喜好而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最明显的就是这个地方仿造出来的铜器往往比较华丽,同时造型的方面也比较奇特,这是为了满足猎奇的喜好的,出现最多的是商周的重器和鎏金的比较多。

  最有名的就是所谓的“万龙合”和“歪嘴于”,都曾经与清宫的太监们一起修理过铜器,可见技术是相当的过硬的。

  歪嘴于的衣钵由张泰恩继续,后来改字号为“万隆合”,他也被人叫做“古铜张”,擅长的是刻字和作锈、翻砂,门下的弟子也很多,成名的就有张文普、王德山、刘俊卿等人,其中作为古铜张的侄子的张文菁研究出用酒精浸泡漆皮再调和颜色的方式作锈,能够以假乱真,被称之为“小古铜张”。

  在这样多的高手参与仿制铜器的情况之下,出

  请收藏:https://m.lt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