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2章 田黄石_天才收藏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真的,为什么不收?

  传说之中,在女娲补天之后,还剩下一块石头没有用上,有一天,当她在大地上行走的时候,发现福州寿山景色优美、人杰地灵,于是就把曾经和来补天但是最后却没有用上的石头散向寿山的大地,这就是后来的田黄石。

  当然,传说毕竟就只是传说。

  田黄石据清朝施鸿宝《闽杂记》的记载,有一天有一个进城卖谷子的老农进城,因为兵流指诸掌我的担子一头轻一头重,顺手就从田地里拿起一块黄色的石头放在轻的那一头。路过至仁在家的著名家曹学佺家的时候正好曹学佺出来遇上,就把石头买了下来,但就算是如此在此后的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田黄石都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

  一直到康熙年间,田黄石才慢慢开始为世人所知。

  康熙年间有一个叫高兆的人写了一本叫《观石录》的书,记录了他所看到的140多枚寿山石,而且分为“神品”、“逸品”和“妙品”,其中更加是有“甘黄无瑕者”、“黄如蒸栗”和“血浸甘黄”等,从这些描述之中应该可以看得出来是指黄色的石头,也就极可能就是指田黄石了。此时,田黄石虽然为人所知,但还是赢得足够的认可。

  这种局面直到乾隆的时候才得到了改变。据说乾隆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被玉皇大帝召见,玉皇大帝赐给了他一块黄色的石头,还赐给他“福寿田”三个大字,醒后就让大臣给他圆梦,有大臣指出这一定是指福州寿山的田黄石,“福寿田”正是指福州寿山田黄。乾隆很高兴,并因此在日后的祭天之中都会摆上一块田黄石。从此田黄石就成为了“石中之王”、“石帝”,一直到今天田黄石的地位还是没有改变。

  但是,田黄石之所以成为无价的宝物,是因为世界上只有一个地方能够出产这样的石头,那就是寿山村的一条小溪两旁,那个地方“横阔凡数丈”,长也只有十多里,只有这样的一块水田之中的出产的石头才叫田黄石,其实,真正的田黄石是指寿山处坑头溪及其下游寿山溪的流域所出现的“黄色”石头,当然,也只有这处地方才出现田黄石,仅离坑头溪几步的大段溪中也完全找不到田黄石。而从坑头溪的源头坑头占到寿山溪的下游结门潭,全长八长里,而出产田黄石的只有一公里,而且就算是在这一块地方之中还把那些水田分成为上坂、中坂、下坂和碓下坂,上板田出生的田黄质地透着灵光但是颜色比较淡,中坂田的质地比较嫩但是颜色比较浓,下坂的则是质地就像是桐油一般,剩下的碓下坂的田黄质地粗硬,颜色比较暗淡,所以其中只有中坂才能出产最好的田黄石。

  经过多年的开采,现在田黄石的数量极少接近绝产,所以它也就越来越贵

  请收藏:https://m.lt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