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八章 二月二龙抬头(求鲜花呀)_随身空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醒,没有看到精彩的抓小偷全过程,这会儿正懊恼着呢。

  张太平被她缠着没办法就端了个椅子坐在池塘边上晒着太阳懒洋洋地拣了些大概的说了一遍,旁边还围着一群爱听这种故事的丫头小子。

  二月二,龙抬头!

  传说古时候关中地区久旱不雨,玉皇大帝命令东海小龙前去播雨。小龙贪玩,一头钻进河里不再出来。有个小伙子,到悬崖上采来了“降龙水”,搅浑河水。小龙从河中露出头来与小伙子较量,小龙被击败,只好播雨。其实,所谓“龙抬头”指的是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所以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

  明人于奕正、刘侗《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记载:“二月二曰龙抬头,煎元旦祭余饼,熏床炕,曰熏虫儿,谓引龙,虫不出也。”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古时认为龙是天子的象征,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所以“二月二,龙抬头”这句谚语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

  在以前的社会中,由于龙这个权威的存在,人们对二月二是很看重的,每逢此节必有大型繁琐的祭祀活动。然而现在这个年代皇权隐退,人们都知道了风雨是从何而来,更是见识过了人工降雨的过程,所以龙现在只是人们心目中一个祥瑞的象征,而非什么风雨的主宰了,一些耗费物资的祭祀活动也都逐渐消失了。

  大的活动消失了,一些小的习俗却依然保留着。

  就比如,整个正月里是不能烧干锅,也就是说不能烙锅盔、不能摊煎饼。只有到了二月二这一天才能烙两个大锅盔来补天补地。而且这段时间不能剃头,也是在二月二这一天龙抬头的曰子里面一时剃了头才祥瑞,此后一年中才会消灾销难。平平安安。

  有的地方在院子里用灶灰撒成一个个大圆圈,将五谷杂粮放于中间,称作“打囤”或“填仓”。其意是预祝当年五谷丰登,仓囤盈满。

  关中地区就是如此。早上早早起来,蔡雅芝就在院子里面画了个大大的圈子,将家里面她能想起来的五谷杂粮瓜果蔬菜都往里面放了一些。然后烙了两个大锅盔,一个供奉天地一个自家吃了。

  还只做了一些“祈祀豆儿”放在各个柜子里面,这是龙抬头的时候万物复苏,各种小动物都出来活动了,家里的仓鼠也不例外,放上这些东西就算是和仓鼠达成协议,不要胡乱咬别的东西了。仓鼠在农村中是很常见的,然而张太平家里确实没有多少,一个是小金入住之后是这些仓鼠的天敌,再一个丫丫的小松鼠是这里面的老大哥,没有人敢靠近,而且家里面还有阿黄和狮子两个多管闲事的主,所以家里的仓鼠几乎绝迹,都

  请收藏:https://m.lt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