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百六十章 古来恩遇无堪比,重臣议取二十年_从笑傲江湖到大明国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京师没什么动静,越王继续在草庐过夜,诸王在府中闭关,赶到京师的诸王们没有敢公然勾结京官的。

  但前首辅杨廷和有些不安,根据西军的侦察杨廷和有致仕的心思。

  “杨公之子杨慎今在何处?”卫央问王守仁。

  王守仁也不知,杨廷和被罢免首辅之位之后其子似乎被调离翰林院了吧?

  “还在翰林院,”老皇帝奇道,“你问这个做什么?”

  “杨慎广有才学,博闻强识士林拥戴,不当随之而罢官去职,”卫央道,“杨廷和在任,与我军多有交锋,西陲文管体系多有他安排的人手,此人有手段,有决断,若是能优渥对待,也不失为天子恩德,朝廷洪福。”

  老皇帝想想就觉着为难了。

  前首辅若不允许致仕,你给安排在什么位置?

  “我记得,前朝也有一种对高级官员的优待,不许致仕之时,任命为军国重事同平章事,可为参谋,”卫央道,“杨一清手段激烈,我担心他在东南会有所过失,杨公有名望,当知晓这些事情以为咨询。至于杨慎我倒有个想法,陛下,我记着先帝的庙号为宪,是不是?”

  “你是说,要修《宪宗实录》?”老皇帝笑道,“那简单了,杨慎才学的确很不错的,让他来做这件事,以杨廷和为首,杨慎具体执行,倒也算得上优待老臣。不过,这样一来恐怕杨廷仪的兵部右侍郎当不成了。”

  “若是有才能,去江西也好,去浙江也行,若是没有才学,高其官而削其权,国朝开国至今,英烈十数代人,总得有编纂他们的故事留给后代儿孙看,”卫央建议,“更何况杨廷和的一些做法是很有必要继承的,此人位极人臣,然不恤自身,不置业,不买田,不从商,不受贿,有他在,朝臣就多了一面镜子,何况……”

  他原本不了解这个人,多的是彼此交手时候的讨厌。

  但这次侦察所获,令卫央大开眼界。

  杨廷和罢官之后,依旧统领京师的大小官员,在短短数月内,此人安抚民众,清查冤狱,镇压地主豪强,缓和阶级矛盾,革除一部分弊政,最要紧的是,中原深秋遭遇了洪灾,流民被人组织起来意图谋反,杨廷和不动声色,强令户部开仓放粮,一面裁撤军队中的老弱,清查军队中的空头军卒,空出一大批名额,在这短短数月内为朝廷招纳新兵三万户。

  这可是相当了不起的魄力,可以说杨廷和是拿着自己的脑袋评定民乱。

  做完了这些,杨廷和令老卒带领新兵出京师三百里,一方面镇压流民,一方面镇压趁机兼并土地的地主豪强,虽说目的是为了给大明朝廷续命,但效果是利国利民,有利于穷苦人活下去的。

  “乱民中,有当年刘六、刘七甚至于杨虎留下的人员,此次趁乱而起,却未能惊动一州一县,这是杨廷

  请收藏:https://m.lt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