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章 不敢靠近,又拒绝不了(7)_晚尤思念茶尤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在一层几个最容易被人看到的地方挂了几副比较宏大的作品。二楼的一面主墙被大小不一、宽展不一、横纵不一、风格不一、题材不一、总之就是各种特色鲜明的作品铺了个严丝合缝。但看起来却只会让人感到过瘾和惊叹,完全不会像一片补丁一样叫人厌烦。这效果真的是令我对王老师敬佩万分。

  与王老师熟络之后,他跟我说,书画界总是不抱团,书画家们鲜有交流,各做各的,还互相看不上,画得通俗易懂的被说没内涵,画得晦涩的被说基本功不行……他想用一种方式一次性呈现当代书画的面貌,让人们了解当代书画和传统书画的区别。而且把所有的画挂在一起,通过外人的眼睛判断究竟谁的作品更抢眼,谁得作品更突出。

  我站在这面铺满了艺术作品的墙前,扫过一幅幅作品,我觉得这不是一场角逐,而是一场百花齐放。这里无需评比打分,而是让人们找到各自的趣味。

  不知怎得,竟落下泪来。

  王老师在一旁看着我,笑着说,一开始只觉得你小小年纪开茶楼挺意外的,现在你竟然会在艺术面前如此动情,我不觉得你开茶楼是意外了,你真是个有意思的孩子。我来你这里也真是来对了。

  最初我们设定的展期是10天,期间我的竹苑每天都是客满为患,艺术家们兴致勃勃地邀请友人、藏家来这里看画喝茶,后来看热闹的客人也隔三岔五带着不同的朋友来假装雅致,竹苑的预约表一下子就排满了!为了不影响客人的性质,也不能坏了我竹苑预约制的规矩和人数的限制,王老师、我以及各位艺术家一合计,干脆正经地展上一个半月!

  由于政府支持,这次联展上了电视也上了报纸,让我这竹苑出了点小名。只不过为了避嫌,所有报道里只提竹苑的地址,电视播出的镜头和报纸上的照片也均避开了竹苑的招牌。不过认识的人都知道展览在竹苑,不认识的人网上一查也能知道展览地点是竹苑。

  精卫填海这段时间也常来我这里,有时是和他的上司来,有时是和他的下属来,每次来都挺忙的,连跟我贫嘴的时间都没有。后来他告诉我,我这展览真的是太棒了!竹苑这番调整对于他们广告人而言就是激发灵感的殿堂,一次性看到这么多真实的作品,还有能创作的环境,还有支持长时间创作的饮食供给。他现在恨不得给全公司都在我这办会员了!当然,前提是我的会员费能给他打个一折。

  而且正中我下怀的是,不少艺术家主动提出参展的作品不拿回去了,就在我这楼里挂着吧!

  竹苑不是画廊画店,我也不想趟艺术圈的浑水。近些年,书画被很多有心之人当作了洗钱的工具,是非常危险的东西,若是不小心上了哪条贼船,我跳进黄

  请收藏:https://m.lt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