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0章 三族南侵_锦衣卫:开局满级龙象功横推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一边问道:

  “户部凑出了多少军饷?”

  “回殿下,已经凑了八万两!”

  “怎么这么少!”

  太子眉头紧皱,心情沉重。

  俗话,三军未动、粮草先校

  如果连粮饷都凑不够,何谈支援边境。

  此刻的大明,真的是个烂摊子了。

  刘喜看了朱见深表情一眼,低头道:

  “殿下,国库中早就被掏空了。

  就这八万两,还是前段时间锦衣卫秦大人抄了安家的来的银子。”

  朱见深脸色一沉:

  “抄家得来的不止八万两吧!”

  “可是朝中一系列开支,已经给用出去了。”

  “嘭!”

  朱见深气的直拍桌子。

  他有心整治朝堂,让大明中兴。

  可这个场面,有心也无力!

  刘喜眉头一低,开口宽慰道:

  “殿下,只要再坚持两个月秋收就要到来。

  到时候赋税收上来,就能凑来粮饷了。”

  “呵!两个月后蒙古大军都打到京城来了,还有什么用!

  再如今大明风雨飘零、民不聊生,就算秋收了又能收来多少赋税!”

  朱见深很痛心,大明子民自己都活不下去了,他哪能忍的下心去征收赋税。

  “难道真要亡我大明吗?”

  朝局混乱,反王四起,外寇入侵。

  谁还能挽大厦之将倾?

  刘喜双眼转了转,提议道:

  “殿下何不昭告让下,召集有志之士,召集义军抵抗外族?”

  “混账,你是嫌我大明的反王还不够多吗?”

  朱见深可不糊涂,这个诏令一旦放出,将会有很多人打着抵御外族的名义,大肆发展势力。

  不可否认,下是有很多有志之士。

  的确会有很多人起兵抵抗蒙古,可那之后呢?

  一个个拥兵自重,必成尾大不掉之势。

  到时候,大明朝廷可真就是名存实亡了。

  刘喜身子一抖,立刻就跪在霖上:

  “可这是唯一能够抵抗外族的方法了。”

  朱见深一叹,瘫坐在椅子上。

  是啊!

  这的确是目前唯一能够抵抗蒙古大军的方法了。

  这样做,大明会诸侯割据,朝廷名存实亡。

  不这样做,蒙古大军会军南下,国土沦陷,大明直接灭亡。

  “让我考虑考虑吧!”

  朱见深挥手失落道。

  然而,留给他考虑的时间并不多。

  在蒙古出兵的一个月后,突厥和大金也挥兵南下,要与蒙古分一杯羹。

  蒙古占领了西域、兰州等地;

  突厥攻占银川等地;

  金国更是直逼顺府,随时可以兵临京城。

  朱见深终于痛下决心,诏令全国有志之士,组建义军共抗外担

  此诏令一出,立刻引起下饶响应。

  无论是真心报效大明还是心怀野心,纷纷举兵抗贼。

  连那些为祸一方的反王,也纷纷变幻旗帜,宣称为大明义军。

  不过效果的确是很好,短时间内崛起数支大军,抵抗住了蒙古、突厥、大军的入侵。

  其中最为有名的为明教义军首领常遇春、丐帮义军首领乔峰、川贵义军首领陈友谅、奉义军首领吴三桂。

  常遇春和乔峰率领的人,多为帮派中的弟子,武功高强。

  而陈友谅和吴三桂则是召集难民组成的大军,不过实力也不弱。

  可真正在正面对抗三族,只有常遇春、乔峰和吴三桂。

  常遇春率领的明教义军数次击败蒙古大军。

  乔峰的丐帮弟子配合大明残余边军抵御住了突厥。

  吴三桂则抵挡住了金国的进攻,成为东北屏障。

  不少武林高手也抛头颅、洒热血,加入战场郑

  一时之间,三族军中将领被中原武林高手袭杀无数,战线再难推进一步。

  为了挫败中原武林人士的斗志,蒙古不得已也派出了自己的高手。

  带队之人却是一个郡主——敏敏特穆尔。

  请收藏:https://m.lt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