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165章 鸷鸟_魏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着礼尚往来。

  他觉得桓范身为魏室的桑梓故旧,应是想从自己口中知道夏侯惠简在帝心的。

  尤其是青徐素来作为淮南战线的后镇。

  每每贼吴兴兵来犯之时,青徐驻军也不乏引兵驰援。

  再者,徐宣乃广陵人,与已故司徒东海人王朗不乏亲善与叙话桑梓情,看在夏侯惠乃王家之婿的份上,若能促成桓范与其亲近也算是一件美事。

  至于刘放与孙资,心中更多的是私利。

  他们执掌庙堂中枢已然很久了,年纪也不小了,所思所虑不止是想继续掌权下去,更有了自身到告老乞骸骨时“安全着陆”的绸缪之心。

  因为护军将军蒋济早就上疏抨击过他们二人专任之权了。

  且庙堂僚佐、围绕在天子身边的宗室近臣也不乏嫉恨他们专权之人。

  似是,自夏侯稚权上疏反驳已故大司马伐蜀后,不仅被长兄逐出了家门,且还不容于诸夏侯曹了吧?从这个庙堂莽夫怒斥吴质之举,可以推算出彼乃心计不足、不以仕途为念的社稷孤臣吧?

  再者彼姻亲王家,散骑常侍王肃只专注于学术。

  或许

  此莽夫是个不错的选择?

  嗯,且多观察一些时日,再作定论也好。

  这种想法,是刘放与孙资在对视那一瞬间,彼此都心有灵犀的共同点。

  至于,天子曹叡问及他们的政事,且叮嘱他们细细思量

  他们三人都微微作思就略过了,更没有想着提出什么相左的意见来。

  不是他们连天子都胆敢敷衍或轻视。

  而是曹叡继位已然有些年头了,也让庙堂诸公摸清了秉性。

  这位天子有容人之量、不塞言路且还敬重老臣重臣,但性格里有着执拗的一面,一旦认准了事情,谁来谏劝都是白费唇舌。

  现今他都提出具体可实施的想法了,皆位于仕途顶端且垂垂老矣的三人,又何必多费唇舌呢?

  况且,天子的举措也是可行的啊!

  是故,他们三人片刻后便陆续出声称赞了天子的想法。

  且还依着自身分属不同的职责,直接为天子思路如何付诸于行拾遗补缺了。

  如此君臣相得的场景,一直持续到乐良归来禀命时。

  得悉夏侯惠已然赶赴淮南了,众人反应仍是不同。

  如徐宣是淡然处之。

  被传召的夏侯惠来与不来,与他干系不大。

  而刘放与孙资则是心中悄然松了一口气,觉得这样就挺好的。

  毕竟,他们都与天子商榷到具体推行了,若是素来行事乖张的夏侯惠被召来了,孰知会不会节外生枝呢?

  天子曹叡则是有些意外。

  虽然早在前番召见时,夏侯惠就说过秦朗班师归来后便赶赴淮南,且还提前给他辞行了,但如今曹叡还让乐良给他当部将了啊!

  如此,他不应该多等几日,与乐良一并引五百骑赴淮南吗?

  何故仓促呢?

  不过,往前线如赴仇雠也可谓忠贞可嘉,且随他去罢。

  心中弗解的曹叡,略微愣神后也只是暗道了声“竖子”便将此事揭过,继续与三人计议支援田豫的细枝末节去了。

  崇华后殿里发生的这一幕,夏侯惠自是不知道的。

  且他急匆匆赶赴淮南,也只是担心错过了贼吴孙权兴兵来犯而已。

  是的,就是担心错过战事。

  以孙权与江东诸臣子望风而动、见利忘命的秉性,在得悉了洛阳中军北伐鲜卑、安定郡北部有叛乱,今岁怎么可能不兴兵入寇呢?!

  而如今有满宠镇守在淮南,他又怎么舍得错过战事呢!

  战功谁又会嫌多,且满宠又不如秦朗那般,会做出雪藏他功劳的事情来。

  至于,他在北邙山庄园对孙资颇为恭谦且不吝口出“北伐鲜卑庙堂诸公功劳最甚”之言,并非想讨好孙资想着与之结党,更不是对刘放孙资专任之权视而不见

  而是他好歹也是将门之后,读过不少兵书。

  比如《六韬·发启》里“鸷鸟将击,卑飞敛翼;猛兽将搏,弭耳俯伏”这句,他就觉得不管是用在兵事中还是庙堂上,都十分妥当。

  势不如人,那就姑且作恭顺貌罢。

  不丢人。

  请收藏:https://m.lt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