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九章 春耕_纳米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种,其中两千亩种植苜蓿草,两千亩种植黑麦草,最后一千多亩,种植绿州一号。

  对于牲畜而言,长期喂养单一的牧草,是会造成营养不良的,因此要多准备几个品种的牧草,同时加上青储料、干草、精饲料,才可以保证牲畜身体健康。

  而且种植苜蓿草(豆科),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苜蓿草的根部有根瘤菌,会促进土壤固氮,进一步改良土壤。

  “老马,我们这边安排得差不多。”

  马长江走出来:“保家,苜蓿的改良工作,你们要安排一下。”

  “我会安排的。”吕保家一边洗手一边回道。

  虽然米国的苜蓿品种不仅营养丰富,而且产量比较高,但是米国人的苜蓿品种中有一大半是转基因苜蓿。

  转基因苜蓿在国内是禁止种植的,这不仅仅是因为生物安全的考虑,还有战略安全的考虑。

  因为转基因农作物,是没有办法繁殖的,不利于供应链安全,别人的东西再好,终究不如自己拥有的。

  与此同时。

  由于天气逐渐转暖,鲁省的春耕工作也开始了。

  在东营奶牛养殖基地附近的一个村子,不少农民开着拖拉机,在农田上犁着田。

  丰民农业的几个业务员,走向正在一个老农民。

  “老叔在打田?”

  抽着烟杆的老农民,转过头来定睛一看:“这不是虎子吗?你不是在奶牛场吗?咋跑这边来了?”

  是本村出来的张烈虎,急忙介绍了起来,几个同事和老农民,这才熟悉了一点。

  然后张烈虎,开始又介绍了牧草合作的事情。

  “你们公司要开发盐碱地?虎子,你别骗老叔我。”老农民一脸狐疑,感觉这个合作不靠谱。

  “老叔,我骗你做什么,你那8亩多盐碱田,放在那里也是荒着,签了合同,我们公司免费改造,你只需要拿出三层土地,来种植牧草。”张烈虎劝说着。

  老农民吐了一口烟:“我考虑一下。”

  “老叔,别犹豫了,这又不用钱,如果那8亩盐碱田可以种东西,一年可以收多万把块钱。”

  只是老农民仍然在迟疑。

  张烈虎看到这样,只能去找其他人,忙碌一天才签约6户,签约的盐碱地一共只有27亩。

  面对农民的不相信和迟疑,张烈虎晚上只能找自己父亲,将几个比较好亲戚叫过来,经过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

  第二天,他带着那几个业务员过来,村里面不少都指指点点的,反正风言风语是少不了的。

  加上他自己家,今天又签约了14户,这些都是张烈虎的亲朋好友,一共拿下93亩盐碱地。

  加上昨天的27亩,张家村才勉强凑够了120亩。

  一个业务员无奈的摇了摇头:“张哥,走吧!你们村估计是极限了。”

  张烈虎当然知道,其他人估计不是骂骗子,就是在说风凉话,只有出成果了,狠狠地打这帮家伙的脸,他们才会转变态度。

  看着快中午了,张烈虎开着皮卡车,返回了丰民农业的总部。

  总部的食堂上,打了饭后,他突然听到了身后的脚步声。

  “虎子,你们那边怎样?”

  张烈虎转过身来:“涛哥,我弄了两天,才签了120亩,你呢?”

  蔡海涛也是一脸苦笑:“比你好一点,174亩。”

  “看来都是差不多,三组、五组也是一百多亩。”

  五个业务小组,一边吃一边吐槽着,显然这几天的情况,让他们有些郁闷。

  一件事物的出现,要让农民接受,除非出现盈利的人,不然他们不会轻易跟进。

  而出现盈利的项目,又容易一窝蜂的盲目跟风,沙糖桔种植就是一个道理,不少农户盲目跟风种植,最后导致生产过剩,大家都没有钱赚了。

  请收藏:https://m.lt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