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章 考题(下)_旧日音乐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属于中古音乐(新历430-约700年)晚期的代表性音乐大师。

  这个时期类似于范宁前世的巴洛克时期,音乐或如同教堂般庄严神圣,或如同宫廷般华丽优雅,带有纷繁华丽的装饰音,多成复调音乐。

  主调音乐与复调音乐的概念相对,前者可大致将音乐构成视为旋律+伴奏,而后者是两条或以上独立的旋律声部交织错落发展,造成和谐的运动之美。

  在小型作品中,两者有相对清晰的界限,但大型作品通常是两种手段的综合运用。

  “这第一题就很难啊。”有人小声说话。

  “主调音乐多少更好即兴一些,这个怎么即兴?”年级三组的塞西尔组长思索道。

  “如果我拿到这道题,我会强行给它配个伴奏,然后用主调音乐方法即兴,但那样风格可能会不太对。”钢琴系的默里奇组长也沉默了

  旋律经毛姆的左手往前发展,在第5小节,他的右手加入了一条新的创作旋律,在维持原主题明朗大方的歌唱性基础上,带来一丝节奏的动力感,形成对比。

  甚至中途出现了两次离调模进,变化音带来了乐曲色彩的差异。

  范宁有些震惊,即兴复调音乐?这个世界上的音乐生比自己想的要厉害得多。

  他们为什么拥有如此高的灵感和天赋?

  毛姆演绎风格较为纯正,符合中古晚期音乐的特征,有一些错音和节奏对位的失误。

  音乐演奏到24小节停止,毛姆掏出手帕擦完汗,致礼退台,看得出他很紧张。

  时间的确不长,40多秒,而且没有结束在完整的乐句或乐段上(16或32小节),但已经很难得了。

  台下很多观众,包括几位教授,眼里都流露着赞许。

  打分的平均统计结果很快公布,分,第一轮测试满分20。

  “这些教授蛮喜欢压分,这个分数应该挺高了,具体还要看后面的对比。”范宁心中暗道。

  可能是第1号毛姆的表现很亮眼,接下来几位的表现发挥平平,分、分、分。

  “第5位,爱德华·默里奇,四年级钢琴系。下一位6号卡洛恩·范·宁准备。”

  这位组长落座钢琴凳后,不疾不徐拆着信封。

  然后微微一笑,右手在高音区敲出6个明亮又温暖的音符。

  “三个三个一组,应该是三拍子一类的节奏吧?”范宁虽然看不到谱面,但也心中暗自思索,“素材是一组方正的回旋性音型,如果想要发展地动听,取决于即兴者接下来的和声走向.唔,旋律也需要做一些调整,不然过于死板。”

  展示完素材后,这个钢琴天才双手离开键盘,调整了一下钢琴凳的距离,试了试踏板的回馈力度,然后左手在低音区带起了有力的三拍子伴奏。

  右手随即加入,均匀的六个音被做了长短不一的修正,并形成跨越小节的切分

  请收藏:https://m.lt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