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1章 神秘学教程:隐知传递律_旧日音乐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接受隐知有精神污染风险的原因在于:语言!”

  “人类的思维依托于语言才能存在,哪怕是简单的思维,至少也需要‘动作的语言’,而只要稍稍复杂的思维,就得以‘文字的语言’为载体,比如隐知,必然依赖语言。”

  “而语言,是见证之主的造物。各语言的诞生与演化史本身就是秘史,也是见证之主的意志体现。人类在使用语言中生存发展,也在使用语言中被见证之主永恒地凝视。”

  听到这里时,范宁对此的疑惑也打开了。

  但是他有了一个隐隐约约的猜想,这个猜想让自己有点激动,他特别专心地继续听讲,看看自己的猜想是否能够被印证!

  “最后作者系统性总结了规避风险的原理,将其归纳为——隐知传递三形式。”

  “第一类传递形式:直接式。借助语言的载体,直接听说读写,此为高风险传递。”

  “第二类传递形式:隐喻式。借助语言的载体,但采用隐喻或象征的手法处理关键信息,此为中风险传递。那些神秘主义书籍或教会文献,之所以钟爱古语言,而且语焉不详,一会讲述故事,一会颂念祷文,正是因为他们采用了第二类传递方式。”

  “第三类传递形式:创作式。借助非语言载体,比如音乐、绘画、雕塑、舞蹈等艺术形式来承载隐知。作者认为,此类方式为低风险传递,甚至理论上可以做到无风险传递。”

  果然如此!!!

  范宁终于从理论上明白了,为什么音乐和美术能带给自己如此难以言说的极致体验。

  但接下来杜邦最后一句话给自己泼了盆冷水:

  “但这类形式,比如音乐,是否真能承载隐知,他人又是否真能有效理解,答案存疑,它对于创作者和欣赏者的门槛要求太高。可能在很长时间内,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在神秘学中的作用还是以一种秘氛——作为秘仪的构成部分而存在。”

  “但该作者认为,借助非语言形式的艺术创作来洞见真理,可能是未来的有知者摆脱混乱与阴影,攀升至辉塔穹顶,实现彻底精神自由的唯一途径。”

  范宁在听课中眼神数次变幻。

  有知者何其稀少,而99%的有知者,终其一生在移涌中探索,也没法进入辉塔的门扉,成为邃晓者。

  或许自己只有进入辉塔,攀升到穹顶之上,才能真正知晓世界表象之后的本质吧。

  “今天的课程到此结束,我要去练琴了。”杜邦的起身打断了范宁思绪。

  “谢谢。”

  杜邦推开办公室的门后,又回过头来:

  “卡洛恩,你必须明白,有知者永远无法追求绝对地规避掉隐知风险,哪怕终日刻意充耳不闻,世界的混乱意志也会无孔不入地污染你,因为你已经窥见了它。”

  “保持求索之心,不必因噎废食。但书面的文献

  请收藏:https://m.lt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