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五十四章 比的是耐心_南宋之我主沉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惧,恐怕忽必烈是有着完全的信心扑灭的,忽必烈惧怕的是海都联合漠北的诸多力量,譬如说联合八剌等人,若是出现那样的情况,对蒙古朝廷才会造成真正的威胁,历史上也是如此,海都与八剌等力量联合起来之后,忽必烈被迫抽调攻打临安的大军,前往漠北平定叛乱。

  海都的力量不是很强大,根本不足以对蒙古朝廷造成任何的威胁,忽必烈针对漠北的局势,一定会采取相应的策略,譬如说给与八剌一定的好处,让八剌与海都对着干,至少让八剌不与海都联合,要知道当初忽必烈派遣八剌夺取察合台国的汗位,目的就是对付力量逐渐强大起来的海都的。

  蒙古朝廷的局势尚在变化之中,此时此刻不要有其他的动作,静观其变。

  吴邵刚的这个判断,可不是随便做出来的,至少襄阳方面的蒙古鞑子尚未撤离,依旧紧紧的包围襄阳府城,这就表明了,蒙古朝廷压根就没有遭遇到多大的问题,至于说汉人大臣遭遇排挤的事宜,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前面那么多次诸多汉人大臣都能够忍受,这一次同样是能够忍受的。

  吴邵刚很清醒,四川方面对于蒙古朝廷的汉人大臣,尚没有足够的吸引力,人家忽必烈是蒙古朝廷的皇上,他吴邵刚不过是大宋朝廷的云川节度使,就算是力量颇为强大,也不至于让人家死心塌地。

  所以现在不能够有任何的动作。

  二月中旬,吴邵刚分别与李庭芝和郝经等人交谈,说出了思考到的诸多担忧,以及目前行动难以达到目的,得到了李庭芝与郝经等人的认可。

  三月,佟卫华的情报再次抵达四川。

  此次的消息就是一个,塔察儿率领的大军,的确是到漠北去征伐叛乱的海都,其麾下的大军,在别失八里大败海都,追至阿力玛里,海都遭遇到惨败之后,被迫向西溃逃至河中。

  海都不是忽必烈的对手,此番交谈的惨败,让海都的力量大打折扣,这意味着,短时间之内,海都已经没有力量单独造反,除非是联合漠北的八剌等力量。

  佟卫华的情报来了,李庭芝和郝经等人由衷的佩服吴邵刚的判断。

  自此,吴邵刚在众人的眼里,又多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这么多年过去,每到关键时刻,吴邵刚做出的判断都是准确的,远的不说,就说蒙古鞑子进攻襄阳府城,改变以前进攻四川的战略部署事宜,吴邵刚做出了准确的判断,而且是力排众议,坚持了自身的意见。

  没有人知道吴邵刚是穿越之人,熟悉历史,在历史尚未出现重大的、根本性的变化的时候,吴邵刚几乎都是能够依据自身对历史准确的把握,做出正确的判断。

  这样准确的判断,在其他人看起来是不可思议的。

  三月底,春耕已经结束,四川与云南各地都

  请收藏:https://m.lt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