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八十二章 举荐_南宋之我主沉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割据,说的严重一些,吴邵刚就是想着造反。

  可不管引起什么样的动荡,或者说不管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吴邵刚都是要大幅度调整官吏的,这是他彻底立足四川与云南的资本,也是他能够与蒙古鞑子抗衡的基础。

  “郝先生,黄先生,我的想法,四川所辖地方的府州县主官,基本都是要调整的,其中知州与县令的人选,可以从合州御前诸军之中抽调,而知府的人选,需要我们详细考虑,至于说以前的那些主官,我会想办法逐渐给朝廷推荐,让他们到两淮,甚至是直接到京城去,这样他们就不会有什么怨言,甚至是高兴都来不及。。。”

  郝经与黄家明的脸上,露出的是吃惊的神情,如此大范围的官吏调整,一时半会怎么可能做好,再说如此巨大的动静,肯定会引发朝廷高度关注的。

  再三思索,郝经开口了。

  “大人,属下有不同之看法。”

  说到这里,郝经看了看吴邵刚。

  吴邵刚面带微笑开口了。

  “郝先生,有什么想法说出来,不用看着我,也不要管我是不是高兴。”

  “那属下就直说了,大人想要调整四川辖区内所有府州县的主官,属下认为动静太大,其实也是做不到的,首先说人选,从合州御前诸军之中挑选不出这么多的人,属下认为,担任一地的主官,还是需要有些学识的,如此才能够很好的处理地方上的事物,而合州御前诸军之中,哪怕一下子挑不出这上百的人来。”

  吴邵刚微微点头。

  “其二,四川本就属于是非之地,多年遭遇战火侵袭,基本没有多少稳定的时间,这里的官吏,与两淮以及京城的官吏是没有办法比较的,若是他们不能够真正的做一些事情,也无法在这里立足,故而属下认为,大范围还是需要稳定官吏队伍,当然小范围的调整,那是必须的,特别是成都府、重庆府、泸州府、潼川府以及兴元府等地,必须做出大范围的调整。”

  “其三,属下认为,调整以知府和知州为主,至于说县令,凡是做的不错的县令,属下认为都是要保留下来的,其实这段时间,属下与黄兄一道,做了不少稳定的事宜,就是让下面的官吏放心,大人能够包容和接纳他们。”

  。。。

  郝经还没有说完,吴邵刚就陷入到长时间的沉默之中。

  郝经说的话很有道理,这方面吴邵刚的确是疏忽了,吴邵刚自身的想法是不错的,毕竟四川的位置太过于特殊,必须在短时间之内完全掌控,如此就只有派遣心腹掌控地方。

  可郝经说的也有道理,不管什么时候的官吏调整,都是大稳定小调整,这样才能够让地方上完全稳定下来,若是大幅度的调整,让官吏心生埋怨的情绪,出工不出力,恐怕局势难以收拾,再说赴任的主官,不

  请收藏:https://m.lt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